He Said, 楊本禮
2009年9月,我有好幾個機會和一些美國朋友同在一起喝美國葡萄酒,他們都對美國葡萄酒「情有獨鍾」。我也在不同的場合向他們提出一個同樣的問題,那就是:「美國葡萄酒(指加州)質地非常好,為什麼很多美國人不像你們一樣,捨加州葡萄酒不喝,偏偏要去喝法國、義大利、澳洲、甚至是智利進口的葡萄酒呢?」
當然這不會有「標準答案」,不過其中有一個人的答覆卻讓我印象深刻。他說:「這是一種時尚的傲慢,也就是法文的"tres snob",以為自己喝了進口酒,身價就會高人一等。」
其實,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美國加州葡萄酒品質的改良,遠遠超過一般品酒家的想像,用「扶搖直上」這個成語來形容,並不為過。
國際品酒家休.詹森(Hugh Johnson)在他那本「酒杯中的歷史」(History In A Glass)的書中,曾有這麼一句話:「加州釀的葡萄酒和法國葡萄酒相比,並沒有很大的差別。當然,頂級的美國葡萄酒,還有改良的空間,不過以平均水準而言,美國的葡萄酒甚至要比法國的還要好!」
從美國人愛喝外來葡萄酒所展現出來的「時尚的傲慢」,讓我想起英國人也有這種習性,譬如說,不少英國人喜歡開從外國進口的「賓士轎車」和「寶馬轎車」,難道英國國產的名車「積架」和「勞斯萊斯」會比不上上述兩種車嗎?那絕對不是,只不過是開進口車的英國人想要展現盎格魯.薩克遜族人那種傳統的傲慢之氣罷了!
一個人的習性很容易從日常生各中表現出來,台灣人飲酒,也免不了有這種「時尚的傲慢」,多少年來社交場合最愛的就是進口洋酒,而且總是跟著酒商的宣傳走,一忽兒流行喝白蘭地酒,一忽兒又流行喝威士忌酒,自然也談不上什麼喝酒的品味了!
2010年1月15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