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 Said
我的新書"食福客品嘗記"剛由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了!
我是以一個食福客的三十年經驗,漫談美食,美酒和各地風光,也把現代飲食文化的新方向
---就地採用當令食材---納入書中,舉凡從雞尾酒的調製到餐飲烹調,都是走著就地取材
以新鮮為主的道路.
"食福客"(Epicurean)一詞的典故出自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Epicurus,341-270B.C.). 他在自己的家園中授徒,談講的內容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並以美食為經,旅遊為緯,無所不談;往後基督徒把他奉為"以道德教養為享樂宗旨的美食主義者". 基督教的享樂主義派也由是誕生.
玩樂容易,有教養的享樂卻十分困難;特別是處在這個知識爆炸,天涯若比鄰的地球村裡,如何拿
捏分寸,去做一個知足常樂的食福客,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品味是可以透過旅行和閱讀慢慢累積提升的,如果人們在閱讀了這本書之後,能提升品味
進而去實踐快樂的人生,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懂得享樂的食福客,那將是我最大的欣喜了!
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美國加州灣區小住 觀日落撿松果
She Said
今年(2012年)夏天,住在加州灣區的小女兒智媛,邀我們二老到她的新居小住
讓我們度過了一夏日日看日落美景和撿拾松果的日子.
黃昏時分我總會被那透過松林逼入眼簾的萬丈霞光所吸引,有時是一輪紅日
從乾淨開闊的藍色天空慢慢沒入海灣對面的山頭;有時霞光映照著千變萬化的
雲朵,像自天際灑下的ㄧ張張五彩畫布,吸引著你怎麼也移不開視線.
只要不出門,我總是待在陽台上,把天天不同的夕陽攝入鏡頭,有時雲層像萬馬
奔騰的瀑布,有時又像五彩繽紛的抽象畫,回國之後我才發現此行拍得的照片
有一半以上都是在智媛新居攝下的落日景觀.
在附近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常有三三兩兩的鹿群出沒,開車得特別小心,有時會
從你的車前一躍而過, 然後快速的沒入路旁的樹林中,讓人在驚嚇之餘也能
享受ㄧ些在大自然中奔馳的野趣.
這裡整個山頭都是松林,這個季節常常路旁掉落滿地的松果,有些棕黃色的
有如木雕作品,有些呈銀白色有如灑上雪花ㄧ般,每次我和女兒出門溜狗時
我總會撿拾一大袋的松果,帶回去擺盤,看著看著彷彿聖誕節已提早來到人間.
這裡附上三張照片,讓看文的朋友們也能分享我心中的喜悅.
今年(2012年)夏天,住在加州灣區的小女兒智媛,邀我們二老到她的新居小住
讓我們度過了一夏日日看日落美景和撿拾松果的日子.
黃昏時分我總會被那透過松林逼入眼簾的萬丈霞光所吸引,有時是一輪紅日
從乾淨開闊的藍色天空慢慢沒入海灣對面的山頭;有時霞光映照著千變萬化的
雲朵,像自天際灑下的ㄧ張張五彩畫布,吸引著你怎麼也移不開視線.
只要不出門,我總是待在陽台上,把天天不同的夕陽攝入鏡頭,有時雲層像萬馬
奔騰的瀑布,有時又像五彩繽紛的抽象畫,回國之後我才發現此行拍得的照片
有一半以上都是在智媛新居攝下的落日景觀.
在附近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常有三三兩兩的鹿群出沒,開車得特別小心,有時會
從你的車前一躍而過, 然後快速的沒入路旁的樹林中,讓人在驚嚇之餘也能
享受ㄧ些在大自然中奔馳的野趣.
這裡整個山頭都是松林,這個季節常常路旁掉落滿地的松果,有些棕黃色的
有如木雕作品,有些呈銀白色有如灑上雪花ㄧ般,每次我和女兒出門溜狗時
我總會撿拾一大袋的松果,帶回去擺盤,看著看著彷彿聖誕節已提早來到人間.
這裡附上三張照片,讓看文的朋友們也能分享我心中的喜悅.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賞紅木啖生蠔
周嘉川 She Said
賞紅木與啖生蠔-美國北加州旅遊之最
今年(2010年)美國北加州的秋天來晚了,時近九月中旬,郊外林地還不見多少紅葉,住在舊金山灣區的小女兒智媛說:「紅葉看不到,我們賞紅木去!」
早就聽說北加州有著名的紅木公園,這些年到美國來來回回十多趟,總沒機會去,加上女兒還準備了豐盛的食物,要順道帶我們到海邊的生蠔農莊,去大啖生蠔和享用野餐,看來我們會度過 一個充滿加州風情的周末假日了。
在那天陽光燦爛的秋日,清風吹過時帶來些許涼意,我們從灣區出發,只開了一個小時,經過海邊一大段蜿蜒陡峭的山路,就來到了慕名已久的米爾紅木森林公園(Muir Woods)。
如果從舊金山去更近,大約開車只要四十分鐘就到了,古代紅木林在北加州沿海高地斷續綿延五百英里,但是只有在米爾森林群聚最多,四周的的動植物和禽鳥棲息生態也最完備,難怪每年都吸引幾十萬人前往參觀,成了當地最熱門的旅遊景點。
我一直以為紅木像我們阿里山和拉拉山上的千年古木一般,樹幹粗壯得要七、八個人手牽手才能圍得起來,到那兒一看才知道,紅木是高聳入雲的參天古木,那些五百到一千年的古木,高度都超過250英呎,寬卻只有十多英呎,像極了一個又瘦又高的巨人,一棵棵挺挺的直入雲霄,一大片古木群聚蔽天,才真叫人嘆為觀止!
當我們漫步道森林盡頭,看到一大片巍峨的古樹群,路旁的牌子上標示著「主教座堂樹群」,上面寫著:「禁聲肅靜」。抬眼一望,一大片更高更大的古木群聳立眼前,充滿教堂的莊嚴氣氛,本禮說,這讓他想起當年到北婆羅洲採訪印尼游擊隊入侵北婆森林的陰森景象。
紅木應是世界上最高的樹木,樹幹因為上千年來火災蹂躪和終年濕霧籠罩的交替作用,形成一道道凹凸不平的深溝和呈現深咖啡紅的色彩,這就是它被稱為「紅木」的原因。
這片上千年的古紅木能被保留下來,原來是上世紀初一位坎特先生,私人買下這片山谷地,以便保護上面的古紅木林。之後並捐給國家,同時為了表彰一位護林先驅約翰米爾的貢獻,要求把公園的名字定為「米爾森林」。 讓我不盡對這些環保護林的先驅們肅然起敬!
從紅木公園出來,我們繼續開車沿著海灣往北走,大約半個小時來到了一個叫杜馬利斯(Tomalis)的生蠔農莊。 早年在澳洲和紐西蘭一帶,我們常吃生蠔,倒從來沒有像這樣到生蠔產地來,自己現挖著吃。
這個海邊有十來間屋子,有的是生蠔稱斤論兩的鋪子,有些是提供以生蠔為主的小餐廳。我們去的是一家大生蠔農莊,女婿舜希指著後面半山上的氣派豪宅說,那就是農莊主人的房子,看來這家公司一定生意興隆。
農莊在海邊的廣場上設了野餐區,有十幾張大型餐桌椅和燒烤爐架,讓人生吃、燒烤兩隨意。舜希下車就去買了幾打帶殼的生蠔,一個要美金一元,並不便宜,但是絕對新鮮。
本禮帶來了兩瓶上好的法國阿爾薩斯白酒,我們一面飲酒配著舜希用細長刀挖出的生蠔以及滿桌子女兒智媛事先準備的烤雞腿、蔬果沙拉、乳酪和甜點,一 面看著採蚵人乘著小船,到距水邊二、三十公尺處,就縱身而下去撈生蠔去了,港灣中時有帆船駛過、海鷗飛翔,此情此景真可謂人生最美的享受了!
面對海灣美景的本禮,此時卻突然心生感慨的說,記得西元兩千年,他還在新加坡為台灣推展觀光時,曾邀請新加坡旅遊局長白福添到我國來考察大鵬灣觀光發展計畫,他認為不必把全部充斥灣中的養殖蚵架拆除,可以闢為生態展示區,讓前來旅遊的國內外遊客觀賞並享受現採現吃的美味。
這些年我們又去過幾次大鵬灣,雜亂的蚵架是拆除了,可惜並不見有任何生蠔展示區的規劃,倒是有些農民開始又零散地在灣中養殖貝類,看來我國政府並未接受白局長的建議,真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這裡養殖的生蠔種類很多,最普遍的本地生蠔,中等個頭,風味接近澳洲雪梨的產品;另有一種日本品種的生蠔,個頭較小,入口更加鮮甜,由於必須讓工作人員為顧客挖取,收費加倍要兩元美金一個,卻是大家的最愛,次次上桌都是一掃而空。
欣賞了凌空開展的古紅巨木,品嘗過齒頰留香的鮮美生蠔,這一日我們度過了一個十足的加州周末假日,必定會讓我記憶好幾年而難以忘懷!
賞紅木與啖生蠔-美國北加州旅遊之最
紅木公園 |
我們在生蠔農場 |
豪格島上的生蠔 |
今年(2010年)美國北加州的秋天來晚了,時近九月中旬,郊外林地還不見多少紅葉,住在舊金山灣區的小女兒智媛說:「紅葉看不到,我們賞紅木去!」
早就聽說北加州有著名的紅木公園,這些年到美國來來回回十多趟,總沒機會去,加上女兒還準備了豐盛的食物,要順道帶我們到海邊的生蠔農莊,去大啖生蠔和享用野餐,看來我們會度過 一個充滿加州風情的周末假日了。
在那天陽光燦爛的秋日,清風吹過時帶來些許涼意,我們從灣區出發,只開了一個小時,經過海邊一大段蜿蜒陡峭的山路,就來到了慕名已久的米爾紅木森林公園(Muir Woods)。
如果從舊金山去更近,大約開車只要四十分鐘就到了,古代紅木林在北加州沿海高地斷續綿延五百英里,但是只有在米爾森林群聚最多,四周的的動植物和禽鳥棲息生態也最完備,難怪每年都吸引幾十萬人前往參觀,成了當地最熱門的旅遊景點。
我一直以為紅木像我們阿里山和拉拉山上的千年古木一般,樹幹粗壯得要七、八個人手牽手才能圍得起來,到那兒一看才知道,紅木是高聳入雲的參天古木,那些五百到一千年的古木,高度都超過250英呎,寬卻只有十多英呎,像極了一個又瘦又高的巨人,一棵棵挺挺的直入雲霄,一大片古木群聚蔽天,才真叫人嘆為觀止!
當我們漫步道森林盡頭,看到一大片巍峨的古樹群,路旁的牌子上標示著「主教座堂樹群」,上面寫著:「禁聲肅靜」。抬眼一望,一大片更高更大的古木群聳立眼前,充滿教堂的莊嚴氣氛,本禮說,這讓他想起當年到北婆羅洲採訪印尼游擊隊入侵北婆森林的陰森景象。
紅木應是世界上最高的樹木,樹幹因為上千年來火災蹂躪和終年濕霧籠罩的交替作用,形成一道道凹凸不平的深溝和呈現深咖啡紅的色彩,這就是它被稱為「紅木」的原因。
這片上千年的古紅木能被保留下來,原來是上世紀初一位坎特先生,私人買下這片山谷地,以便保護上面的古紅木林。之後並捐給國家,同時為了表彰一位護林先驅約翰米爾的貢獻,要求把公園的名字定為「米爾森林」。 讓我不盡對這些環保護林的先驅們肅然起敬!
從紅木公園出來,我們繼續開車沿著海灣往北走,大約半個小時來到了一個叫杜馬利斯(Tomalis)的生蠔農莊。 早年在澳洲和紐西蘭一帶,我們常吃生蠔,倒從來沒有像這樣到生蠔產地來,自己現挖著吃。
這個海邊有十來間屋子,有的是生蠔稱斤論兩的鋪子,有些是提供以生蠔為主的小餐廳。我們去的是一家大生蠔農莊,女婿舜希指著後面半山上的氣派豪宅說,那就是農莊主人的房子,看來這家公司一定生意興隆。
農莊在海邊的廣場上設了野餐區,有十幾張大型餐桌椅和燒烤爐架,讓人生吃、燒烤兩隨意。舜希下車就去買了幾打帶殼的生蠔,一個要美金一元,並不便宜,但是絕對新鮮。
本禮帶來了兩瓶上好的法國阿爾薩斯白酒,我們一面飲酒配著舜希用細長刀挖出的生蠔以及滿桌子女兒智媛事先準備的烤雞腿、蔬果沙拉、乳酪和甜點,一 面看著採蚵人乘著小船,到距水邊二、三十公尺處,就縱身而下去撈生蠔去了,港灣中時有帆船駛過、海鷗飛翔,此情此景真可謂人生最美的享受了!
面對海灣美景的本禮,此時卻突然心生感慨的說,記得西元兩千年,他還在新加坡為台灣推展觀光時,曾邀請新加坡旅遊局長白福添到我國來考察大鵬灣觀光發展計畫,他認為不必把全部充斥灣中的養殖蚵架拆除,可以闢為生態展示區,讓前來旅遊的國內外遊客觀賞並享受現採現吃的美味。
這些年我們又去過幾次大鵬灣,雜亂的蚵架是拆除了,可惜並不見有任何生蠔展示區的規劃,倒是有些農民開始又零散地在灣中養殖貝類,看來我國政府並未接受白局長的建議,真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這裡養殖的生蠔種類很多,最普遍的本地生蠔,中等個頭,風味接近澳洲雪梨的產品;另有一種日本品種的生蠔,個頭較小,入口更加鮮甜,由於必須讓工作人員為顧客挖取,收費加倍要兩元美金一個,卻是大家的最愛,次次上桌都是一掃而空。
欣賞了凌空開展的古紅巨木,品嘗過齒頰留香的鮮美生蠔,這一日我們度過了一個十足的加州周末假日,必定會讓我記憶好幾年而難以忘懷!
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
花神與茶經
花神與茶經
今春我們兩口子,隨女傑蘇玉珍大姐的友人團,一同到河南洛陽去賞花。賞的自然是名聞千古的牡丹花神。行腳過處則遍及河南境內的王城名剎和歷史古蹟。
行經的城市有鄭州、洛陽和開封,看過的名勝古蹟有嵩山少林寺、雲台山的紅石峽、名聞中外的龍門石窟、黃河邊的炎、黃二帝山石巨彫、以及黃帝故里。回想這八天的旅程中,深映在腦海和心版上的卻是那五彩繽紛和千姿百媚的花王牡丹。
那是旅程的第三天,我們終於來到了十一朝古都洛陽城。洛陽城不及河南省會鄭州繁華熱鬧,但是正值牡丹花季開始,全城佈置得花木扶疏、彩帶飄揚,一幅觀光迎賓的景緻。
今年春天來得晚,時令已是四月十八日,前幾日這兒聽說還下了雪,我們的導遊小費,一路上不斷向洛陽城去電訊問牡丹花的音訊,直擔心我們千里迢迢來到洛陽城,卻遍尋不著花神的蹤跡。
為了迎接每年八方湧到的賞花人潮,洛陽城裡已闢建了多個寬闊的牡丹花圃,我們到時那座花園裡已擠滿了遊客,先由一位遊園嚮導,帶著我們看圖片解說和到有稀有品種的帳篷參觀。走出門外來到廣闊的花園中,果然花圃裡,牡丹並未全部盛開,許多仍在含苞待放,我們看著心中有些失望,不過還是領略了牡丹花神的美麗身影。
當我和本禮回轉至花園門邊的西北區花圃時,赫然發現滿園萬紫千紅、花團錦簇。兩小時的參觀時間匆匆飛逝,有許多團員都錯過了這片園地,看不到那千嬌百媚的花容。我們驚艷之餘,忙著拍下一張張牡丹迎風飛舞的美麗花姿。
觀賞牡丹,真是要一朵朵細瞧慢賞。看她的美色,白的純淨、粉的高貴、紅的艷麗、黑的神秘、綠的珍奇;看花姿則單瓣的清淡幽雅、複瓣的嫵媚豔麗;末了嗅著她高貴清雅的香氣,真正醉人。這才知道為什麼牡丹會如「花中之王」和「花神」一般為人稱道。
本禮告訴我,他從報導中知道,河南信陽的毛尖,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可是這一路上,完全不見那茗茶的蹤影。旅遊餐點,上來一個壺,有時略有茶色,喝起來卻淡而無味;多數是只有白開水,卻是讓人拿來洗自己的碗筷的,不知他們是何時開始的規矩,只見餐館裡人人都這麼做,我到過其他幾個大城倒都沒見過。
正當我們準備放棄尋找名茶時,卻在旅程即將結束,機場附近的一家高級飯店中,赫然發現了一個賣茶葉和茶具的鋪子。一問之下,果然賣的就是河南的名茶信陽毛尖,可是價錢也真貴,100g就要500元人民幣。想想既是十大名茶之一 ,我們倆平日也愛品茶,總不能入寶山而空手回,也就忍痛買了100g。
其實剛進鋪子裡,吸引我們目光的,是那一套套色澤光潤、造型別緻的細巧茶具。我一眼看中了一套寬口荷葉型的袖珍茶壺,還配著兩只小茶杯,價錢只要400多元,居然比毛尖還便宜。這套茶具還有一個優雅的名號叫「梅子青」,裡頭紙片上附著兩句詩:「雨過天青雲破處,梅子淺酸泛青時。」
生意成交,店裡的服務員高興起來,就請我們和陸續進門的幾位團員喝信陽毛尖。她告訴我們,毛尖要用玻璃杯泡、水不能太沸、第一泡並不喝,要倒掉三分之二,再加開水,才是最好的一杯。
我看著高身玻璃裡,細小的毛尖葉片輕柔的浮游在杯底、茶色是柔柔的淡青色,裡面漂浮著細細的茸毛、入口是純正清雅的茶澀味,隨後回甘,一股清香滲入心肺,不覺稱道:「真是好茶!」許多喝慣了烏龍茶的朋友,卻直道太淡了!
一 路上以為河南人不喝茶的觀點,因為這小茶鋪裡的一段茶經、茶敘而有了新的發現,更為我們親炙牡丹花神之後,增添一段毛尖茶香的雅趣。
今春我們兩口子,隨女傑蘇玉珍大姐的友人團,一同到河南洛陽去賞花。賞的自然是名聞千古的牡丹花神。行腳過處則遍及河南境內的王城名剎和歷史古蹟。
行經的城市有鄭州、洛陽和開封,看過的名勝古蹟有嵩山少林寺、雲台山的紅石峽、名聞中外的龍門石窟、黃河邊的炎、黃二帝山石巨彫、以及黃帝故里。回想這八天的旅程中,深映在腦海和心版上的卻是那五彩繽紛和千姿百媚的花王牡丹。
那是旅程的第三天,我們終於來到了十一朝古都洛陽城。洛陽城不及河南省會鄭州繁華熱鬧,但是正值牡丹花季開始,全城佈置得花木扶疏、彩帶飄揚,一幅觀光迎賓的景緻。
今年春天來得晚,時令已是四月十八日,前幾日這兒聽說還下了雪,我們的導遊小費,一路上不斷向洛陽城去電訊問牡丹花的音訊,直擔心我們千里迢迢來到洛陽城,卻遍尋不著花神的蹤跡。
為了迎接每年八方湧到的賞花人潮,洛陽城裡已闢建了多個寬闊的牡丹花圃,我們到時那座花園裡已擠滿了遊客,先由一位遊園嚮導,帶著我們看圖片解說和到有稀有品種的帳篷參觀。走出門外來到廣闊的花園中,果然花圃裡,牡丹並未全部盛開,許多仍在含苞待放,我們看著心中有些失望,不過還是領略了牡丹花神的美麗身影。
當我和本禮回轉至花園門邊的西北區花圃時,赫然發現滿園萬紫千紅、花團錦簇。兩小時的參觀時間匆匆飛逝,有許多團員都錯過了這片園地,看不到那千嬌百媚的花容。我們驚艷之餘,忙著拍下一張張牡丹迎風飛舞的美麗花姿。
觀賞牡丹,真是要一朵朵細瞧慢賞。看她的美色,白的純淨、粉的高貴、紅的艷麗、黑的神秘、綠的珍奇;看花姿則單瓣的清淡幽雅、複瓣的嫵媚豔麗;末了嗅著她高貴清雅的香氣,真正醉人。這才知道為什麼牡丹會如「花中之王」和「花神」一般為人稱道。
本禮告訴我,他從報導中知道,河南信陽的毛尖,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可是這一路上,完全不見那茗茶的蹤影。旅遊餐點,上來一個壺,有時略有茶色,喝起來卻淡而無味;多數是只有白開水,卻是讓人拿來洗自己的碗筷的,不知他們是何時開始的規矩,只見餐館裡人人都這麼做,我到過其他幾個大城倒都沒見過。
正當我們準備放棄尋找名茶時,卻在旅程即將結束,機場附近的一家高級飯店中,赫然發現了一個賣茶葉和茶具的鋪子。一問之下,果然賣的就是河南的名茶信陽毛尖,可是價錢也真貴,100g就要500元人民幣。想想既是十大名茶之一 ,我們倆平日也愛品茶,總不能入寶山而空手回,也就忍痛買了100g。
其實剛進鋪子裡,吸引我們目光的,是那一套套色澤光潤、造型別緻的細巧茶具。我一眼看中了一套寬口荷葉型的袖珍茶壺,還配著兩只小茶杯,價錢只要400多元,居然比毛尖還便宜。這套茶具還有一個優雅的名號叫「梅子青」,裡頭紙片上附著兩句詩:「雨過天青雲破處,梅子淺酸泛青時。」
生意成交,店裡的服務員高興起來,就請我們和陸續進門的幾位團員喝信陽毛尖。她告訴我們,毛尖要用玻璃杯泡、水不能太沸、第一泡並不喝,要倒掉三分之二,再加開水,才是最好的一杯。
我看著高身玻璃裡,細小的毛尖葉片輕柔的浮游在杯底、茶色是柔柔的淡青色,裡面漂浮著細細的茸毛、入口是純正清雅的茶澀味,隨後回甘,一股清香滲入心肺,不覺稱道:「真是好茶!」許多喝慣了烏龍茶的朋友,卻直道太淡了!
一 路上以為河南人不喝茶的觀點,因為這小茶鋪裡的一段茶經、茶敘而有了新的發現,更為我們親炙牡丹花神之後,增添一段毛尖茶香的雅趣。
2010年3月14日 星期日
社區餐館:鄰居的寶石
He Said, 楊本禮
舊金山灣區幅員廣大,雖然舊金山市區內名餐館林立,但因為交通和停車的問題,很多社區內各種型態不同的小餐館(Bistrol)也就應運而生,由於經營得法,且廚藝出眾,加上服務體貼,於是這些小餐館都在餐飲業中闖出了一片天。
這些餐館生意興隆,每逢周末假日,非數日之前訂座,均有向隅之憾。2010年1月29日,小女智媛帶我們到一家社區小型法國餐館用餐,讓我深深體會到「小而美」這個詞彙的真義所在。
那家法國餐館名叫Lardoise(註:發音Lard-Waz)Bistro。舊金山紀事報的美食專欄形容它是「鄰居的寶石」(A Neighborhood Gem)。我們一家三口,加上嘉川的大妹嘉玉,是日晚一同到這家餐館用餐。當天晚上微風細雨,有些寒意,但一踏進餐廳,卻有一份法國鄉村情調的溫馨感。
這家餐廳的主廚做得一手好法國鄉村菜,特別是他烹調的蝸牛有異於其它大型的法國餐廳。看起來主廚是先把蝸牛從它的殼中挑出來,用紅酒和特殊的作料調味,細烤之後再放進用馬鈴薯做成的蝸牛殼裡,裝盤端出給客人品嚐。我吃過不少法式焗蝸牛,這還是第一次嚐到這麼超越傳統的做法。誰還能說法國鄉村餐館的烹調術過於保守?
這家餐館的主菜式樣不多,但每一道都非常精緻。我們四個人各點了一道不同的主菜(註:主菜只有六款)
每個人都吃得津津有味。看看周遭的客人都像老饕,否則也不會找到這家社區巷弄裡小而美的寶石餐廳了。
這家法國餐廳供應的法國葡萄酒款式不多,就像一般法國鄉村餐廳的主菜一樣,都是以精緻的法國葡萄酒為主,另有少許美國加州葡萄酒點綴。其葡萄酒的價位屬中上,從50美元一瓶開始,最高價的一瓶要美金540元。這是因為它是「寶石」級餐廳,當然應該有好酒作「鎮庫」之用。
晚上近十點鐘的時候,居然還有人陸續進來享用晚餐,我注意到服務人員的態度,他們不但和譪可親,有如把客人當自己的家人看待,臉上總是帶著真摰的笑容,絕非一般職業性的微笑(Commercial Smile)可比!
我覺得「鄰居的寶石」對這家社區餐館來說,可真是實至名歸,絕非浪得虛名!
舊金山灣區幅員廣大,雖然舊金山市區內名餐館林立,但因為交通和停車的問題,很多社區內各種型態不同的小餐館(Bistrol)也就應運而生,由於經營得法,且廚藝出眾,加上服務體貼,於是這些小餐館都在餐飲業中闖出了一片天。
這些餐館生意興隆,每逢周末假日,非數日之前訂座,均有向隅之憾。2010年1月29日,小女智媛帶我們到一家社區小型法國餐館用餐,讓我深深體會到「小而美」這個詞彙的真義所在。
那家法國餐館名叫Lardoise(註:發音Lard-Waz)Bistro。舊金山紀事報的美食專欄形容它是「鄰居的寶石」(A Neighborhood Gem)。我們一家三口,加上嘉川的大妹嘉玉,是日晚一同到這家餐館用餐。當天晚上微風細雨,有些寒意,但一踏進餐廳,卻有一份法國鄉村情調的溫馨感。
這家餐廳的主廚做得一手好法國鄉村菜,特別是他烹調的蝸牛有異於其它大型的法國餐廳。看起來主廚是先把蝸牛從它的殼中挑出來,用紅酒和特殊的作料調味,細烤之後再放進用馬鈴薯做成的蝸牛殼裡,裝盤端出給客人品嚐。我吃過不少法式焗蝸牛,這還是第一次嚐到這麼超越傳統的做法。誰還能說法國鄉村餐館的烹調術過於保守?
這家餐館的主菜式樣不多,但每一道都非常精緻。我們四個人各點了一道不同的主菜(註:主菜只有六款)
每個人都吃得津津有味。看看周遭的客人都像老饕,否則也不會找到這家社區巷弄裡小而美的寶石餐廳了。
這家法國餐廳供應的法國葡萄酒款式不多,就像一般法國鄉村餐廳的主菜一樣,都是以精緻的法國葡萄酒為主,另有少許美國加州葡萄酒點綴。其葡萄酒的價位屬中上,從50美元一瓶開始,最高價的一瓶要美金540元。這是因為它是「寶石」級餐廳,當然應該有好酒作「鎮庫」之用。
晚上近十點鐘的時候,居然還有人陸續進來享用晚餐,我注意到服務人員的態度,他們不但和譪可親,有如把客人當自己的家人看待,臉上總是帶著真摰的笑容,絕非一般職業性的微笑(Commercial Smile)可比!
我覺得「鄰居的寶石」對這家社區餐館來說,可真是實至名歸,絕非浪得虛名!
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藝術的傳承,政府不可漠視。
he Said, 楊本禮
小女兒智媛目前在舊金山的「灣區戲劇坊」(Theatre Bay Area)工作。這是一個專門為灣區演藝人員向民間機構募款和作各項演出服務的非營利機構。除此之外,它的另一個重要目標是,向加州政府爭取經費,來作為培育演藝英才之用。
因此,每一年這個組織都要編列輔導計劃和所需要的經費,由執行董事們拿去向州議會溝通,以便爭取議員們的支持,避免預算遭到刪除的惡運。
智媛因為對戲劇工作的策劃、組織和表演,有相當不錯的經驗,因此今年在這個組織中雖初試啼聲,由她一手策劃的募款餐會、工作計劃和說帖,都有很好的成績表現,所需預算也獲得了州議會的通過,她也因而受到理事主席的器重。對一個工作只有一年的「生手」來說,實屬難能可貴。
因為這是一個非營利的組織,待遇不高,但是可以享受到各種不同戲劇、舞蹈和其它藝術演出的優待。常能獲得免費入場卷和各種不同折扣的優待等。今年元月底,我就和嘉川隨她去看了兩場精彩的表演,一場是百老匯歌舞劇「屋頂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另一場是古典芭蕾舞劇「天鵝湖」(Swan Lake)。
智媛告知,當地演出的許多藝術戲劇表演活動,多半受到灣區戲劇坊的贊助,否則很多表演團體根本沒有辦法生存下去,更遑論人才的培養和藝術的傳承。近來加州政府財政惡化,為了免於破產,曾大肆削減預算及裁員,但是今年對於灣區戲劇坊提出的預算,卻絲毫未減。由此可見,加州政府對藝術傳承的承諾,信守不渝。
回頭看看台灣,我們的政府對文化藝術的傳承,又付出了多少心力?看看美國灣區戲劇坊的作法,他們對演藝工作的推展和演藝人員的培育,確實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鏡的地方。
小女兒智媛目前在舊金山的「灣區戲劇坊」(Theatre Bay Area)工作。這是一個專門為灣區演藝人員向民間機構募款和作各項演出服務的非營利機構。除此之外,它的另一個重要目標是,向加州政府爭取經費,來作為培育演藝英才之用。
因此,每一年這個組織都要編列輔導計劃和所需要的經費,由執行董事們拿去向州議會溝通,以便爭取議員們的支持,避免預算遭到刪除的惡運。
智媛因為對戲劇工作的策劃、組織和表演,有相當不錯的經驗,因此今年在這個組織中雖初試啼聲,由她一手策劃的募款餐會、工作計劃和說帖,都有很好的成績表現,所需預算也獲得了州議會的通過,她也因而受到理事主席的器重。對一個工作只有一年的「生手」來說,實屬難能可貴。
因為這是一個非營利的組織,待遇不高,但是可以享受到各種不同戲劇、舞蹈和其它藝術演出的優待。常能獲得免費入場卷和各種不同折扣的優待等。今年元月底,我就和嘉川隨她去看了兩場精彩的表演,一場是百老匯歌舞劇「屋頂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另一場是古典芭蕾舞劇「天鵝湖」(Swan Lake)。
智媛告知,當地演出的許多藝術戲劇表演活動,多半受到灣區戲劇坊的贊助,否則很多表演團體根本沒有辦法生存下去,更遑論人才的培養和藝術的傳承。近來加州政府財政惡化,為了免於破產,曾大肆削減預算及裁員,但是今年對於灣區戲劇坊提出的預算,卻絲毫未減。由此可見,加州政府對藝術傳承的承諾,信守不渝。
回頭看看台灣,我們的政府對文化藝術的傳承,又付出了多少心力?看看美國灣區戲劇坊的作法,他們對演藝工作的推展和演藝人員的培育,確實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鏡的地方。
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
歷史悲劇,一再重演。
He Said,楊本禮
今天早上(2010年2月20日)我一邊做著甩手運動,一邊看CNN電視新聞。其中看到一則新聞說,美國好萊塢目前正在開拍一部電影,名叫"Brothers"(註:直譯可稱為「兄弟們」。)
電影的主題是說:一名在伊拉克戰場作戰經年的美國年輕士兵,解甲歸田之後,因為不能適應回歸平靜的日子,而與妻子和家人、甚至朋友之間鬧得不可開交。播報員說,這是反映出退伍軍人返回家園後,所患的精神崩潰症(Break Down)。播報員隨後說,目前每五個自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個戰場退伍返家的美國大兵,就有一個人罹患此症。這的確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新聞。
回想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因用兵越南,爭戰連年而師老兵疲,造成反戰的聲浪高漲,於是反戰電影也相繼問世。從「越戰獵鹿人」(Deer Hunter)到「第一滴血」(First Blood),都反應出反戰的浪潮正席捲全美,也讓返鄉的大兵們,因為參戰而飽受身心的雙重折磨,導致美國各地發生許許多多不可收拾的悲劇。
沒有想到事隔一個世代之後,美國又犯了同樣的錯誤。雖說對阿富汗用兵,師出有名;可是攻打伊拉克,就顯得名不正言不順了。美國人是一個很沒有耐性的民族,當他們在家看到自己的子弟,遠赴海外征戰,不能一舉而直搗黃龍,反而是受制於不怕死的自殺游擊隊時,怨恨之情油然而生。接踵而至的是社會的動盪不寧。現在對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又使美國遭遇有如當年越戰時的窘況。
聖經上說,人類的悲劇常是不能從歷史中記取教訓,因而使悲劇一再重演。讓人想起台灣的政治惡鬥,是不是也是一樣,同樣的戲碼總在重覆的上演呢!
今天早上(2010年2月20日)我一邊做著甩手運動,一邊看CNN電視新聞。其中看到一則新聞說,美國好萊塢目前正在開拍一部電影,名叫"Brothers"(註:直譯可稱為「兄弟們」。)
電影的主題是說:一名在伊拉克戰場作戰經年的美國年輕士兵,解甲歸田之後,因為不能適應回歸平靜的日子,而與妻子和家人、甚至朋友之間鬧得不可開交。播報員說,這是反映出退伍軍人返回家園後,所患的精神崩潰症(Break Down)。播報員隨後說,目前每五個自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個戰場退伍返家的美國大兵,就有一個人罹患此症。這的確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新聞。
回想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因用兵越南,爭戰連年而師老兵疲,造成反戰的聲浪高漲,於是反戰電影也相繼問世。從「越戰獵鹿人」(Deer Hunter)到「第一滴血」(First Blood),都反應出反戰的浪潮正席捲全美,也讓返鄉的大兵們,因為參戰而飽受身心的雙重折磨,導致美國各地發生許許多多不可收拾的悲劇。
沒有想到事隔一個世代之後,美國又犯了同樣的錯誤。雖說對阿富汗用兵,師出有名;可是攻打伊拉克,就顯得名不正言不順了。美國人是一個很沒有耐性的民族,當他們在家看到自己的子弟,遠赴海外征戰,不能一舉而直搗黃龍,反而是受制於不怕死的自殺游擊隊時,怨恨之情油然而生。接踵而至的是社會的動盪不寧。現在對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又使美國遭遇有如當年越戰時的窘況。
聖經上說,人類的悲劇常是不能從歷史中記取教訓,因而使悲劇一再重演。讓人想起台灣的政治惡鬥,是不是也是一樣,同樣的戲碼總在重覆的上演呢!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