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

歷史悲劇,一再重演。

He Said,楊本禮

今天早上(2010年2月20日)我一邊做著甩手運動,一邊看CNN電視新聞。其中看到一則新聞說,美國好萊塢目前正在開拍一部電影,名叫"Brothers"(註:直譯可稱為「兄弟們」。)

電影的主題是說:一名在伊拉克戰場作戰經年的美國年輕士兵,解甲歸田之後,因為不能適應回歸平靜的日子,而與妻子和家人、甚至朋友之間鬧得不可開交。播報員說,這是反映出退伍軍人返回家園後,所患的精神崩潰症(Break Down)。播報員隨後說,目前每五個自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個戰場退伍返家的美國大兵,就有一個人罹患此症。這的確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新聞。

回想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因用兵越南,爭戰連年而師老兵疲,造成反戰的聲浪高漲,於是反戰電影也相繼問世。從「越戰獵鹿人」(Deer Hunter)到「第一滴血」(First Blood),都反應出反戰的浪潮正席捲全美,也讓返鄉的大兵們,因為參戰而飽受身心的雙重折磨,導致美國各地發生許許多多不可收拾的悲劇。

沒有想到事隔一個世代之後,美國又犯了同樣的錯誤。雖說對阿富汗用兵,師出有名;可是攻打伊拉克,就顯得名不正言不順了。美國人是一個很沒有耐性的民族,當他們在家看到自己的子弟,遠赴海外征戰,不能一舉而直搗黃龍,反而是受制於不怕死的自殺游擊隊時,怨恨之情油然而生。接踵而至的是社會的動盪不寧。現在對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又使美國遭遇有如當年越戰時的窘況。

聖經上說,人類的悲劇常是不能從歷史中記取教訓,因而使悲劇一再重演。讓人想起台灣的政治惡鬥,是不是也是一樣,同樣的戲碼總在重覆的上演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