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 Said, 楊本禮
我在美國小女智媛家住的時候,很喜歡看CNN的新聞節目。有一天,我看到兩位熟悉的臉孔在螢光幕上同時出現。一位男性新聞節目主持人叫邁寇爾.何姆斯(Michael Holmes),另外一位女性新聞主持人芳名是露絲瑪麗.邱吉爾(Rosemary Churchill)。
記得我在澳洲工作的時候,他們都是初出茅蘆的「小伙子」和「妙齡女郎」,兩人同時都在澳洲廣播電視台工作。等到我離開雪梨前一年,他們雙雙又被美國CNN網羅。
從那時開始到現在,已近三十年寒暑,他們也已由「菜鳥」變成「資深主播」。讓我感到最大的差異是,他們的澳洲發音已澈底改成美式發音。歲月累積的經驗和成熟的智慧,一一在他們的臉龐中表現出來。
因為我有常看CNN的習慣,很多當年風華正盛的男女記者們,現在的頭銜都是「資深記者」(SENIOR CORRESPONDENT),他們對採訪工作的熱愛,並沒有因為「年事已高」而有所減退。
記得有一位派駐法國的資深記者詹姆.比特曼(JIM BITTERMAN),我第一次看到他在巴黎報導英國戴妃因車禍而魂歸天國這則悲劇新聞的時候,他正值壯年;最近看到他站在巴黎街道上,拿著麥克風報導新聞時,歲月的風霜已在他臉上顯露,可是當豐沛的語句,由他以蒼勁有力的語氣,一字、一句播報出來,則讓觀眾更加信服。
CNN成立至今,白宮已幾度易主。美國對內、對外的政策,也因領導人的風格不同而異。但是CNN的新聞政策,卻始終如一,沒有為了迎合「新貴」而有所「轉變」。如果拿台灣的某些「特定媒體」與之相比,能不汗顏!
SHE SAID,周嘉川
也談看CNN新聞有感
這些年來看CNN新聞,發現它原來活躍在世界各地的記者,如常在中東新聞出現的克里斯汀.艾蔓普(CHRISTIANE AMANPOUR);跑白宮的喬納森.緬因(JONATHAN MANN);
還有另一位要聞記者吉姆.克蘭賽(JIM CLEMENCY),現在都受到重用,各別主持重要的新聞深度報導和訪談節目,帶領觀眾更深入的了解寰宇新聞。
我深深感覺都是這些老記者數十年的努力耕耘,才建立起CNN高居世界新聞電視網的領袖地位,CNN靠的不是年輕貌美的新聞播報人,因為過去十年來它在世界各地的播報人,來來去去不知凡幾,有多少人記得他們的新聞主播,觀眾記得的卻是在槍林彈雨或世界各個角落,僕僕風塵報導出來的重大新聞。
這些資深記者,現在出來主持新聞深度報導節目,各個都似經過一番門面修整,以全新亮麗的面貌面對觀眾。顯然CNN把這些資深記者看成他們的最大資產,繼續借重他們深厚的經驗,開闢新節目,來塑造CNN無遠弗屆的新聞權威。想來CNN認為,新聞的採訪經驗非一蹴而就,而容貌的改善似乎容易多了。
看看CNN的作法,不知國內的電視新聞媒體,可有一些借鏡與自省的工夫呢?
2010年2月17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