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1日 星期二

楊夲禮實地報導2014年美國期中選舉(1)

第一節序章--大選臨頭各自飛

 從這個時刻開始,歐巴馬正式成為名符其實的「跛腳總統」(法新社資料照片)
 20131113日美國眾議院表決「歐記健保」時,有39位民主黨籍眾議員公開倒戈相,投給共和黨所提的「保持你的健保計畫法案」(Keep Your Health Plan Bill)。表決結果,共和黨的提案以261票對157票獲得通過,讓歐巴馬總統臉上無光。從這個時刻開始,歐巴馬正式成為名符其實的「跛腳總統」;從這個時刻開始,「大選臨頭各自飛」的態勢已明,在39名倒戈的眾議員中,有29名面臨2014年期中選舉的嚴峻挑戰。個人的政治利益要緊,哪還管什麼「黨意」和「上意」!一向是歐巴馬總統眾議院「打手」的少數黨領袖南茜‧皮諾西(Nancy Pelosi)在表決結果後的第一個星天(1117)親上火線,她在國家廣播公司(NBC)「會見記者」節目(Meet The Press)中說:「我不認為你們可以預測到明年(2014)發生的事,但我可以保證民主黨會全力支持歐記健保。」有不少沒有「選民壓力」的民主黨眾議員們,也紛紛站出來「護航」,他們不是全力支持「歐記健保」,而是怕倒戈事件愈演愈烈,最後讓他們也深受其害!民主黨國會眾議員趕忙修補破洞,讓歐巴馬的諾言能夠兌現。歐巴馬在2012年說,美國人可以選擇他們的健保方式,可以保持他們的原有健保計畫。民主黨期中選舉熱門站台人物前總統柯林頓也要求歐巴馬兌現他的承諾。他之所以出來滅火,以免2014年期中選舉因歐記健保成效不彰,而讓國會兩院大權旁落,從而影響他的太太希拉蕊2016年間問鼎白宮之路。 

>  除了眾議院民主黨眾議員「出走事件」外,2014年參議院期中選舉也有民主黨參議員主動要和歐巴馬切割,免受不得人望的總統連累。目前民主黨在參議院的53名議員中,有24位面臨競選連任的壓力,他們的競選團隊分析,在他們的選區中,歐巴馬不得人望。於是,他們又找上了柯林頓出馬,為他們站台,拉抬聲勢。歐巴馬不得人望不說,幾乎成為「票房毒藥」。其不堪聞問的情境,政治的無情,莫此為甚! 

>  儘管歐巴馬不得人望,但他還是要「過問」參議院的選情。因為他還有兩年的任期,不能在他最後兩年期間,連參議院的多數席也落入共和黨之手!根據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哈利‧瑞德(Harry Reid)最近接受華府觀察人報(The Washington Examiner)訪問時透露,他和美國總統歐巴馬曾在白宮秘密會商好幾次,以討論2014年期中選舉參議院議員選舉策略。因為共和黨只要在期中選舉中拿下拿下參議員六個席位,就可以掌控下屆參議院而成為多數黨。一般預言,期中選舉對執政黨不利。 

>  瑞德參議員透露,參加討論2014年選舉大計的人選,包括科羅拉多州參議員邁可‧班納特(Michael Bennet),他也是參議院民主黨參議員選舉委員會主席。另外還有民主黨參議院參議員選舉募款委員會執行長蓋‧西賽爾(Guy Cecil)。瑞德透露,討論的重點包括募款、初選大計和徵召志工等。他說,民主黨對2014年參議院選舉抱持審慎樂觀態度。不過,讓筆者感到驚訝的是,共商選舉的秘密會議居然沒有副總統拜登在場,此中透露甚麼玄機,費人猜測。 

>  相對而言,共和黨在2014年期中選舉,另樹旗幟和黨「對抗」的現象並沒有出現。相反的,共和黨的「內患」茶黨,卻有明顯歸隊跡象。因為茶黨的激情,已慢慢在共和黨的選區中退燒。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要歸功於現任眾議院議長約翰‧鮑納(John Boehner),因為他終於了解到老是和白宮硬碰硬的「生死決戰」,實非國家之福。迫使政府關閉17天的愚昧作法,讓他痛改前非! 

>  美國政治專欄作家馬特‧貝伊(Matt Bai)曾形容鮑納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他是一個非常適合做眾議院議長的人,只是時間不對而已。他從2010年上任議長位置以來,剛好碰上「茶黨」極端保守意識抬頭,他們綁架了共和黨,也讓鮑納受制。四年黨內內鬨,不但讓他聲名受損,還讓共和黨的形象也隨之陪葬。現在茶黨式微,共和黨內溫和派聲勢高漲。這種聲勢是否延續到11月的投票日呢?讀者諸君不妨拭目以待。而作者本人也會在今後實地報導中陸續撰文,讓讀者諸君迅速了解2014年期中選舉最新發展現況! 

>  最後,筆者願引用美國政治學者賴瑞‧沙巴圖(Larry J. Sabato)所做的數據,說明2014年期中選舉的兩黨佈局態勢,好讓讀者諸君心中有一個輪廓,從而易於追蹤選情的發展。 

>  第一:共和黨贏得參議院選舉,守住眾議院的席次,不讓民主黨獲得任何席次。(A net gain of zero in the House)。共和黨只要贏得參議院六個席次,即可成為多數黨。目前共和黨在眾議院擁有16席多數,守住這個陣線不難。 

>  第二:民主黨守住參議院多數席位,搶下眾議院席位。以現時狀況分析,民主黨可能會多贏得幾個眾議院席次,但會輸掉參議院多數黨席次。 

>  第三:參議院席次,民主黨希望穩住50席,共和黨可穩獲48席。二席不分上下。 

>  第四:眾議院方面,共和黨可穩住229席,民主黨可穩住197席,有9席不分上下。 
> 【中央網路報】

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

到美國餐飲業聖殿The French Laundry品酒嘗鮮

He Said,

2012年8月17日,小女兒智媛和女婿舜希請我們二老前往加州那帕河谷陽特維爾城的
"法國洗衣店"餐廳(The French Laudry)去品酒嘗鮮.
美國饕客常說,到過法國洗衣店餐廳嘗過美酒美食之後,其本身的飲食品味將會提高
到另一個更高檔的層次,更是每一個人一生至少要有一次體驗的機會. 以老饕親身的體
驗而言,這句話一點也沒有誇大,就是稱它為美國餐飲業的聖殿也並不為過!
"The French Laundry"的確是幾十年前由一間老舊的鄉間小鎮洗衣店改裝而成.餐廳主
持人湯瑪斯凱勒(Thomas Keller)就像一支由廢墟中升起的鳳凰,它有過兩次失敗的經驗
(註:第二次是被餐廳開革)但是他本著在那裡跌倒,就要從那裡站起來的毅力,現在已
成為美國餐飲業領導級的大老.
"法國洗衣店"餐廳是以精緻的法國美食和世界美酒而引領風騷.餐廳內的酒窖一共
珍藏了三千多瓶世界各國的經典名酒,因為數目太多,凱勒把酒名全都錄製在一個
iPad中,客人要點酒就得在上面引指點閱,可見他們的飲食業也和高科技密切結合了!
"The French Laundry"的菜單是以精緻美食為號召,每一道菜都是色香味俱全,並以藝術
結晶的方式呈現到客人的面前.這裡的菜單是定食菜單(Set Menu ),卻是精心設計豪華
型的,每天換一次不同的菜單,六十天之後才會從頭再來過.
我們那天的菜單上一共有十四道菜,每道菜的分量不多讓人淺嘗既止,因此一頓三個
小時的晚餐過後,也不會有吃撐的感覺而餘香猶存的口感仍在!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楊本禮的新著"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實地報導"

He Said
"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實地報導"是本禮最近為中美文化經濟協會所撰寫的一本新書.
這是一本以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為經,並以美國文化歷史演變對整個社會結構所造
成的衝擊為緯,所做的深度報導.

中美文經協會認為,這本書可以做為各大學府和研究機構,了解和研究美國選舉文化
的重要參考書籍. 因為全書的內容,所引述的數據和典故,都是經得起考驗的,也都能成為
歷史的見證.

本禮寫這本書不是為搶時效的新聞報導,而是要以解釋性的筆觸,道出選舉輸贏的因果
關係. 其中每一篇文章,都是我以一個新聞記者的眼光,在美國實地採訪的結果,如果能
對國內各大學傳播系學生,在學習新聞寫作上有所啟發,就是我最大的安慰了!

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食福客品嘗記"新書出版

He Said

我的新書"食福客品嘗記"剛由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了!
我是以一個食福客的三十年經驗,漫談美食,美酒和各地風光,也把現代飲食文化的新方向
---就地採用當令食材---納入書中,舉凡從雞尾酒的調製到餐飲烹調,都是走著就地取材
以新鮮為主的道路.
"食福客"(Epicurean)一詞的典故出自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Epicurus,341-270B.C.).  他在自己的家園中授徒,談講的內容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並以美食為經,旅遊為緯,無所不談;往後基督徒把他奉為"以道德教養為享樂宗旨的美食主義者". 基督教的享樂主義派也由是誕生.
玩樂容易,有教養的享樂卻十分困難;特別是處在這個知識爆炸,天涯若比鄰的地球村裡,如何拿
捏分寸,去做一個知足常樂的食福客,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品味是可以透過旅行和閱讀慢慢累積提升的,如果人們在閱讀了這本書之後,能提升品味
進而去實踐快樂的人生,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懂得享樂的食福客,那將是我最大的欣喜了!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美國加州灣區小住 觀日落撿松果

She Said

今年(2012年)夏天,住在加州灣區的小女兒智媛,邀我們二老到她的新居小住
讓我們度過了一夏日日看日落美景和撿拾松果的日子.
黃昏時分我總會被那透過松林逼入眼簾的萬丈霞光所吸引,有時是一輪紅日
從乾淨開闊的藍色天空慢慢沒入海灣對面的山頭;有時霞光映照著千變萬化的
雲朵,像自天際灑下的ㄧ張張五彩畫布,吸引著你怎麼也移不開視線.
只要不出門,我總是待在陽台上,把天天不同的夕陽攝入鏡頭,有時雲層像萬馬
奔騰的瀑布,有時又像五彩繽紛的抽象畫,回國之後我才發現此行拍得的照片
有一半以上都是在智媛新居攝下的落日景觀.
在附近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常有三三兩兩的鹿群出沒,開車得特別小心,有時會
從你的車前一躍而過, 然後快速的沒入路旁的樹林中,讓人在驚嚇之餘也能
享受ㄧ些在大自然中奔馳的野趣.
這裡整個山頭都是松林,這個季節常常路旁掉落滿地的松果,有些棕黃色的
有如木雕作品,有些呈銀白色有如灑上雪花ㄧ般,每次我和女兒出門溜狗時
我總會撿拾一大袋的松果,帶回去擺盤,看著看著彷彿聖誕節已提早來到人間.
這裡附上三張照片,讓看文的朋友們也能分享我心中的喜悅.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賞紅木啖生蠔

周嘉川 She Said
賞紅木與啖生蠔-美國北加州旅遊之最

紅木公園
我們在生蠔農場
豪格島上的生蠔

今年(2010年)美國北加州的秋天來晚了,時近九月中旬,郊外林地還不見多少紅葉,住在舊金山灣區的小女兒智媛說:「紅葉看不到,我們賞紅木去!」
早就聽說北加州有著名的紅木公園,這些年到美國來來回回十多趟,總沒機會去,加上女兒還準備了豐盛的食物,要順道帶我們到海邊的生蠔農莊,去大啖生蠔和享用野餐,看來我們會度過 一個充滿加州風情的周末假日了。
在那天陽光燦爛的秋日,清風吹過時帶來些許涼意,我們從灣區出發,只開了一個小時,經過海邊一大段蜿蜒陡峭的山路,就來到了慕名已久的米爾紅木森林公園(Muir Woods)。
如果從舊金山去更近,大約開車只要四十分鐘就到了,古代紅木林在北加州沿海高地斷續綿延五百英里,但是只有在米爾森林群聚最多,四周的的動植物和禽鳥棲息生態也最完備,難怪每年都吸引幾十萬人前往參觀,成了當地最熱門的旅遊景點。
我一直以為紅木像我們阿里山和拉拉山上的千年古木一般,樹幹粗壯得要七、八個人手牽手才能圍得起來,到那兒一看才知道,紅木是高聳入雲的參天古木,那些五百到一千年的古木,高度都超過250英呎,寬卻只有十多英呎,像極了一個又瘦又高的巨人,一棵棵挺挺的直入雲霄,一大片古木群聚蔽天,才真叫人嘆為觀止!
當我們漫步道森林盡頭,看到一大片巍峨的古樹群,路旁的牌子上標示著「主教座堂樹群」,上面寫著:「禁聲肅靜」。抬眼一望,一大片更高更大的古木群聳立眼前,充滿教堂的莊嚴氣氛,本禮說,這讓他想起當年到北婆羅洲採訪印尼游擊隊入侵北婆森林的陰森景象。
紅木應是世界上最高的樹木,樹幹因為上千年來火災蹂躪和終年濕霧籠罩的交替作用,形成一道道凹凸不平的深溝和呈現深咖啡紅的色彩,這就是它被稱為「紅木」的原因。
這片上千年的古紅木能被保留下來,原來是上世紀初一位坎特先生,私人買下這片山谷地,以便保護上面的古紅木林。之後並捐給國家,同時為了表彰一位護林先驅約翰米爾的貢獻,要求把公園的名字定為「米爾森林」。 讓我不盡對這些環保護林的先驅們肅然起敬!

從紅木公園出來,我們繼續開車沿著海灣往北走,大約半個小時來到了一個叫杜馬利斯(Tomalis)的生蠔農莊。 早年在澳洲和紐西蘭一帶,我們常吃生蠔,倒從來沒有像這樣到生蠔產地來,自己現挖著吃。
這個海邊有十來間屋子,有的是生蠔稱斤論兩的鋪子,有些是提供以生蠔為主的小餐廳。我們去的是一家大生蠔農莊,女婿舜希指著後面半山上的氣派豪宅說,那就是農莊主人的房子,看來這家公司一定生意興隆。


農莊在海邊的廣場上設了野餐區,有十幾張大型餐桌椅和燒烤爐架,讓人生吃、燒烤兩隨意。舜希下車就去買了幾打帶殼的生蠔,一個要美金一元,並不便宜,但是絕對新鮮。
本禮帶來了兩瓶上好的法國阿爾薩斯白酒,我們一面飲酒配著舜希用細長刀挖出的生蠔以及滿桌子女兒智媛事先準備的烤雞腿、蔬果沙拉、乳酪和甜點,一 面看著採蚵人乘著小船,到距水邊二、三十公尺處,就縱身而下去撈生蠔去了,港灣中時有帆船駛過、海鷗飛翔,此情此景真可謂人生最美的享受了!
面對海灣美景的本禮,此時卻突然心生感慨的說,記得西元兩千年,他還在新加坡為台灣推展觀光時,曾邀請新加坡旅遊局長白福添到我國來考察大鵬灣觀光發展計畫,他認為不必把全部充斥灣中的養殖蚵架拆除,可以闢為生態展示區,讓前來旅遊的國內外遊客觀賞並享受現採現吃的美味。
這些年我們又去過幾次大鵬灣,雜亂的蚵架是拆除了,可惜並不見有任何生蠔展示區的規劃,倒是有些農民開始又零散地在灣中養殖貝類,看來我國政府並未接受白局長的建議,真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這裡養殖的生蠔種類很多,最普遍的本地生蠔,中等個頭,風味接近澳洲雪梨的產品;另有一種日本品種的生蠔,個頭較小,入口更加鮮甜,由於必須讓工作人員為顧客挖取,收費加倍要兩元美金一個,卻是大家的最愛,次次上桌都是一掃而空。
欣賞了凌空開展的古紅巨木,品嘗過齒頰留香的鮮美生蠔,這一日我們度過了一個十足的加州周末假日,必定會讓我記憶好幾年而難以忘懷!

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

花神與茶經

花神與茶經

今春我們兩口子,隨女傑蘇玉珍大姐的友人團,一同到河南洛陽去賞花。賞的自然是名聞千古的牡丹花神。行腳過處則遍及河南境內的王城名剎和歷史古蹟。
行經的城市有鄭州、洛陽和開封,看過的名勝古蹟有嵩山少林寺、雲台山的紅石峽、名聞中外的龍門石窟、黃河邊的炎、黃二帝山石巨彫、以及黃帝故里。回想這八天的旅程中,深映在腦海和心版上的卻是那五彩繽紛和千姿百媚的花王牡丹。
那是旅程的第三天,我們終於來到了十一朝古都洛陽城。洛陽城不及河南省會鄭州繁華熱鬧,但是正值牡丹花季開始,全城佈置得花木扶疏、彩帶飄揚,一幅觀光迎賓的景緻。
今年春天來得晚,時令已是四月十八日,前幾日這兒聽說還下了雪,我們的導遊小費,一路上不斷向洛陽城去電訊問牡丹花的音訊,直擔心我們千里迢迢來到洛陽城,卻遍尋不著花神的蹤跡。
為了迎接每年八方湧到的賞花人潮,洛陽城裡已闢建了多個寬闊的牡丹花圃,我們到時那座花園裡已擠滿了遊客,先由一位遊園嚮導,帶著我們看圖片解說和到有稀有品種的帳篷參觀。走出門外來到廣闊的花園中,果然花圃裡,牡丹並未全部盛開,許多仍在含苞待放,我們看著心中有些失望,不過還是領略了牡丹花神的美麗身影。
當我和本禮回轉至花園門邊的西北區花圃時,赫然發現滿園萬紫千紅、花團錦簇。兩小時的參觀時間匆匆飛逝,有許多團員都錯過了這片園地,看不到那千嬌百媚的花容。我們驚艷之餘,忙著拍下一張張牡丹迎風飛舞的美麗花姿。
觀賞牡丹,真是要一朵朵細瞧慢賞。看她的美色,白的純淨、粉的高貴、紅的艷麗、黑的神秘、綠的珍奇;看花姿則單瓣的清淡幽雅、複瓣的嫵媚豔麗;末了嗅著她高貴清雅的香氣,真正醉人。這才知道為什麼牡丹會如「花中之王」和「花神」一般為人稱道。
本禮告訴我,他從報導中知道,河南信陽的毛尖,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可是這一路上,完全不見那茗茶的蹤影。旅遊餐點,上來一個壺,有時略有茶色,喝起來卻淡而無味;多數是只有白開水,卻是讓人拿來洗自己的碗筷的,不知他們是何時開始的規矩,只見餐館裡人人都這麼做,我到過其他幾個大城倒都沒見過。
正當我們準備放棄尋找名茶時,卻在旅程即將結束,機場附近的一家高級飯店中,赫然發現了一個賣茶葉和茶具的鋪子。一問之下,果然賣的就是河南的名茶信陽毛尖,可是價錢也真貴,100g就要500元人民幣。想想既是十大名茶之一 ,我們倆平日也愛品茶,總不能入寶山而空手回,也就忍痛買了100g。
其實剛進鋪子裡,吸引我們目光的,是那一套套色澤光潤、造型別緻的細巧茶具。我一眼看中了一套寬口荷葉型的袖珍茶壺,還配著兩只小茶杯,價錢只要400多元,居然比毛尖還便宜。這套茶具還有一個優雅的名號叫「梅子青」,裡頭紙片上附著兩句詩:「雨過天青雲破處,梅子淺酸泛青時。」
生意成交,店裡的服務員高興起來,就請我們和陸續進門的幾位團員喝信陽毛尖。她告訴我們,毛尖要用玻璃杯泡、水不能太沸、第一泡並不喝,要倒掉三分之二,再加開水,才是最好的一杯。
我看著高身玻璃裡,細小的毛尖葉片輕柔的浮游在杯底、茶色是柔柔的淡青色,裡面漂浮著細細的茸毛、入口是純正清雅的茶澀味,隨後回甘,一股清香滲入心肺,不覺稱道:「真是好茶!」許多喝慣了烏龍茶的朋友,卻直道太淡了!
一 路上以為河南人不喝茶的觀點,因為這小茶鋪裡的一段茶經、茶敘而有了新的發現,更為我們親炙牡丹花神之後,增添一段毛尖茶香的雅趣。